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 乡村振兴学院» 首页» 行业动态

刘年艳受邀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做“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未来展望”的报告

    来源: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平台    发布日期:2021-05-17     浏览次数:

 一、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要把握时间节点。截止2020年,按照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总体要求,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基本确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1年开始,乡村振兴将进入第二阶段,围绕第二个一百年,需要对标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是,为乡村振兴“开好局,打好基础”。按照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补“短板”。进入第二阶段,乡村振兴将对标新目标,着力解决发展的新“短板”。需要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规划好阶段性的战略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为最终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握乡村振兴发展坐标。从乡村振兴发展基础来看,开好了局,打好了基础。从未来发展的需求来看,需要对标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对标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对标调整。规划好新任务,采取必要措施,补齐发展的“短板”。与此同时顺应时代变局,实施转型发展。

 规划好新阶段的战略任务。重点是巩固与发展阶段性成果。抓好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推进“三个全面”加快实现: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实现农业的全面升级。实现“五大振兴”。重构新型“新乡村关系关系”。打造“五大支撑”。塑造乡村发展灵魂。补齐新阶段的短板。一是对标农业现代化。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好手,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创新现代乡村产业。二是对标农民收入可持续性增长。大力发展新型乡村产业,拓宽农民收益渠道,构建多元权益增长与利益共享的链结机制,实现农民收益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增长。三是对标农村现代化。构建农村现代化能力为出发点,提升满足农民生活与新型产业运营的服务与支撑能力,以此来实现农村现代化。四是对标区域化发展。培育区域特色,打造新型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区域现代治理是区域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新阶段要有新要求。围绕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形成相关政策体系。重点是:围绕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开展政策创新。围绕解决阶段性的“短板”,实施政策创新。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打基础、培育新型增长点、孵化发展新动能,规划新型发展项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使乡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着眼战略的规划项目。

 二、乡村建设的战略机遇

 构建乡村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握“一条主线,三个趋势”。“一条主线”,就是要以建立美丽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为总揽,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美丽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建设起新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乡村发展的三个趋势。“三个趋势”表现为我国传统村庄未来发展的三个走向。乡村发展,朝着乡村社区形态发展方向,由传统自然村庄形态向现代乡村社区发展的形态转型。主要通过推动乡村主体创新,乡村功能创新,乡村服务创新来实现传统村庄向现代乡村社区的转型发展。乡村空间,朝着服务乡村民众生产生活的方向,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的乡村微观基础,适应我国自然村庄变迁趋势,实现村庄布局优化合理。乡村是社会的乡村,更重要的是乡村民众的家园。乡村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朝着发挥乡村现代功能,立足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与乡村自身发展的要求,构建科学与合理的新乡村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发展创新内容要围绕“一条主线,三个趋势”来展开。

 推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建设。推进“新基建”建设:一是新道路。二是新网络。三是新安全。四是新资源。五是新治理。优化新市场体系平台。推动销地向产地转型,重组产地与销地市场功能,实现分装、仓贮、配送与分销一体化。进一步回归政府与市场功能边界,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创建乡村发展全要素市场。实现市场的智能化与信息网络化,创建时代化的现代乡村市场。市场要面向市场主体及其活动,创新服务产品,实现产业化服务。五是激活乡村供给与需求两类市场。乡村市场建设,要体现公共产品性质,重组市场资源。

 创造乡村新供给与新需求。把握以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实现创造乡村新供给与新需求这条主线。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新市场。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中创造新需求。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中创造新需求。做好多层面的政策创新:一是创新培育新型消费,推进消费升级的政策;二是创新鼓励乡村投资,培育乡村建设与发展新主体的政策。三是创建现代化的多要素一体的市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四是实施大数据市场创新。

 培育乡村发展新能力。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着力提升三个能力。其一,提升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能力。其二,提升实现农村全面进步的能力。其三,提升实现农业全面升级的能力。培育乡村发展新能力需要聚集新力量。新力量的形成主要通过聚势能、造动能,推动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来实现。

 构建乡村发展新优势。乡村发展活力主要通过培育区域增长级,推动乡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来实现。一是打造特色小镇。二是创建乡村中心。三是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四是打造新型产业农民支撑。产业发展优势的构建是与区域优势发展相联系的。彼此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要具有五个条件:一是产业发展条件独特;二是产业基础较好;三是区域分工明显;四是有产业集群能力;五是具有区域性的品牌影响能力。打造乡村产业优势,要实现五个结合:一是与乡村资源创新相结合。二是与乡村农民收益增长及其全面发展相结合。三是与乡村社区发展相结合。

 实施乡村产业全球化发展战略。对接产业规则。围绕乡村主导产业,主动参与全球合作规则制定。对接主导产业供应链。推动主导优势产业“人、财、物、商”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对接平台。推动要素市场平台、产品市场平台及服务平台对接全球,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制度创新。掌控优势农业产业资源。以全面创新,推动全球经营。以全球市场推动全球合作。实施多元合作发展战略。以科技成果输出带动产业整体输出。塑造全球精神,张扬全球风格。高扬全球化社会责任。

 三、乡村建设发展的村镇及县域规划

 村庄规划是村庄的乡村振兴总体谋划。规划是一项工程的具体谋划。要做好规划,需要了解谁要做,为谁做规划。因为,不同的主体,代表的利益诉求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一样。通常,乡村规划主体有政府部门、乡镇、村,也有一个特定经营主体为做好一项事业需要做好具体项目规划。一项规划反映的是某个事业的发展谋划,与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联。要做好村庄规划,需要了解村庄规划的属性。一是政策性。二是总体性。三是可操作性。

 村庄规划在于创新村庄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村庄规划就是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线,创新发展内容,筹划发展措施,在做好“对标、对表、对用”中创新发展路径。制定村庄规划发展目标,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二是村庄发展的综合条件。三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寻找发展路线,需要把握“一条主线,三个趋势”。村庄乡村振兴路径创新需要在三个方面来展现。发展路径要在“五大振兴”上寻找突破。

 村庄规划要塑造好村庄发展的灵魂。建设乡村精神,铸造乡村灵魂,要从创新乡村文化载体功能与塑造乡村民众的新生活方式开始,通过推动“五位一体”乡村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实现。一是培育精神价值文化。二是建设乡村风貌文化。三是推进乡村精神家园建设。四是推进文化治理。五是创新产业形态的文化。塑造乡村精神,需要加快推进“五化”落地乡村。塑造乡村精神,需要塑造乡村民众文明素养。

 村庄规划要科学处理五大关系。一是村庄规划与县域多门类规划的关系。二是村庄布局分类指导与村庄特色个性化发展的关系。三是保护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四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五是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